從英國返國後,雖然印尼基金經驗沒能實質獲利,卻沒有減少我對於基金投資的熱誠。畢竟,從長輩們的經驗中,讓我體認到單靠工作取得的固定薪資,僅能補貼生活需求,卻難以致富。真要能夠累積財富,則須有穩定的獲利投資工具,才有一些機會。
於是,在返國開始工作後,海外基金依然是我的投資工具首選。由於出國花費畢生的存款,已經沒有餘額可以認購單筆的基金。因此,依然得以經濟又保險的方式來投資,以定期定額扣款來購買海外基金。
這次基金的選擇方式,我已經想好了投資的邏輯與規則。先將資金分成三大部分,分別以美元、歐元與日圓報價。接下來選擇投資區域與投資產業標的,最後再依據這些條件,參考基金經理人過去表現來作最後的選擇。就這樣,選擇了美元報價的拉丁美洲基金,看重的是巴西與墨西哥的潛力。歐元區部份,則選擇「歐洲小型基金」,這部分是參考該經理人過去有操作「北歐基金」的超強績效。因此,相信這個經理人的能力,能夠依然維持其優質的傳統,再創新傳奇。至於日圓區因為選擇性較少,因此選擇比較積極的「日本小型基金」。
上述這些商品在基金類型上,歸屬於風險性較大的基金,當然報酬也可能比較高。不過,以我的思維模式,只要不要在火熱當下投入,再以定期定額購買,將可分散掉大部分的風險。如此,反而比較有機會獲取比較高的報酬。
就這麼傻傻地、默默地每個月定期投入資金購買,不知不覺地,也過了兩三年,投資成效慢慢地浮現出來。整體成績表現不錯,有的報酬率已經達到50%,有的則是在20%附近打轉。總的來說,比起銀行的定存利息,實在好太多了。不過,有了之前英國的經驗,讓我必須開始思索如何處理接下來的投資策略。
要改變策略標的,首先就要了解手續費的問題。一般來說,投資海外基金支付給銀行手續費,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不過海外基金的手續費成本動輒超過1.5%,以金融商品投資來說,相對是比較高的。此外,海外基金因為是購買外幣報價的商品,在購買或贖回時,還計算匯率轉換的成本。既然進場時已經支付了這些成本,除非必要,當然沒有人願意額外再負擔這筆費用。也就是說,儘量在相同貨幣間作基金的轉換。如需避險,也是轉入貨幣基金,再伺機而動。因為,贖回再購買的手續費是重新計算,也就是要再重新繳交1.5%。而在銀行購買的基金,轉換手續費每筆只要500元,如果投資金額高,以轉換的方式來操作,絕對划算很多。
拉哩拉雜的說了這麼多,就是解釋確定要長期投資時,除非沒有購買的標的,否則,還是以轉換為主。我以大自然的生態觀察經驗作比喻,初期定期定額購買基金,就如同在種植樹木一般,當小樹苗慢慢地成長茁壯時,有眼光的人,不會一次就將其植栽砍伐收成,而會將它分支再種植。當風雨來的時候,植栽可以先移至溫室中避險,待風雨過後,再給予栽培,未來這些分出來的新植栽,將有機會再度成長茁壯,繼續給您豐厚的回饋。
這個種投資定期定額方式,再延伸師法大自然的另一現象,我會將其比喻為年輪法則,參與過定期定額投資的人都知道,投資方式陸續發展成定期不定額,或者是不定期不定額等多元投資方式。這就好比我們在看植物的成長過程,隨著季節與氣候的變化,因雨水與溫度的不同,植物的成長速度也隨之變化,這就會形成年輪的現象。在環境變遷中,我們會因為氣候與雨水的變化,而給與不同的水份與養分,讓植物能夠順利度過難關。
簡言之,如果我們投資的標的國家現況不好,抱持著「人飢己飢」的精神,給與更多的支持,多加採購,則未來將會有所回報。這就是那些年投資基金獲利快速成長的關鍵。
這當然是因為在定期定額投資前,我們已經做好嚴謹的把關,因為這樣的投資方式,所看中的絕不是該標的目前的好,而是期待未來三五年的成長復甦。這一點很重要,常常遇到朋友投資海外基金,尤其是定期定額投資方式,進場往往挑選當時最熱門的標的,卻忽略是否買在最高點,一旦該市場發生重大事件而衰落時,這些朋友彷彿打落水狗,馬上認賠殺出。當然,這樣的投茲方式,絕對是拿肉包子去打落水狗,他們永遠看好的績效,也無法從定期定額獲得他們所期待的收益了。
留言列表